明灯百年照,丹桂双甲香。
12月17日,华中师范大学第六届“华师故事”展映会精彩上演。展会以“校魂”为主题,以“校史”为主线,在读大学生们以其独特的青年视角,通过对百年校史的梳理、解读和感知,采用情景演绎、故事讲述、互动对话、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让校史从古老的档案馆走进生活,重温往昔峥嵘岁月,谱写立德树人的崭新篇章。
“华师故事”展映会现场。 冯歆媛摄
“矢我忠诚爱我祖国,人类皆我同胞……”恢弘的灯光依次洒向舞台,如温暖的阳光般照亮了全场,天空合唱团的队员们围绕着舞台和观众席,齐声歌唱文华大学校歌。
昙华众杰,创校办学。118年前,翟雅各校长力排众议,决定开设大学课程,扩大文华书院的影响力。经过一场讨论,1903年,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文华大学诞生了,并于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
把根留住,一生坚守。华中大学成立创办之初,举步维艰。韦卓民在成为华中大学校长后,怀着“一定要把华大办下去”的坚定信念,不遗余力,多方奔走筹募经费。为了把华中大学办成在武汉甚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学,他四处网罗人才,聘请了多位国内顶尖学者来校任教,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整理出一套独特的教学和管理制度,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后续办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03年进校到1976年逝世,韦卓民从未离开,一生坚守“把根留住”的承诺,谱写了感人肺腑的时代传奇。
陈时校长以私济公,迁校续学。陈希昌摄
毁家纾难,以私济公;弦歌不辍,迁校续学。陈时父子捐赠大半家产,兴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华大学。开办之初,学校资金尚且单薄,校长陈时以私济公,毁家兴学方才勉力支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华大学教职员工依然和衷共济,风雨同舟数十载,含辛茹苦为英才。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时识破日本侵略者奸计,坚决将学校西迁,从宜昌小溪塔到万县,再由万县迁往重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教师邹昌炽“发明”的猪油面包激励着师生安贫乐道、赓续学脉。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华大学依旧弦歌不辍,坚持培养人才;华中大学三度搬迁,辗转八千里至喜洲继续办学。两所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践行教育救国理念,用不朽的创校精神、革命精神和大爱精神汇聚成华师精神谱系。
华师师生建设桂子山。 冯歆媛摄
“我有一个家,在静静的桂子山上。”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子陈文非、吴雪松,缓缓唱起了这首由作曲指挥系主任曹冠玉谱曲、98级校友作词的校园歌曲《桂子山上》。由武昌昙华林,到作为最终选址的桂子山上,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走过,那些隐藏在树林间的早期建筑,仍然被世代华师人所谈论和景仰。1953年,华中师范学院组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全校师生自力更生,开荒拓土、栽花种树,齐心协力兴建新校园,把曾经荒凉萧瑟的“鬼子山”变成了如今风景如画的桂子山。
“作为舞台剧演员中的一员,我有幸近距离地感受到学校筚路蓝缕的发展历史,体会一代代华师人开创和发展华师教育事业的奋斗精神,从而进一步感知到自己作为青年学子所肩负的建设祖国、教育报国的使命和担当。”华中师范大学2018级本科生皮福玲说。
从昙华林到桂子山,从文华书院到华中师大,这场开启寻根之旅的故事展映会,由华师学子自编、自导、自演,倾情演绎先辈们矢志不渝的办学创校历程。让学子们“沉浸式”走进校史,与先贤对话,汲取精神养分,传承红色血脉;让克难奋进的办学魂在学子们富有青春气息的展演中历久弥新,焕发蓬勃生机。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