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苏:从传播学角度去“寻找·创新·传播 ”

作者: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江作苏 发布时间:2016-10-31

导语
人,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翻阅的书籍、表演的戏剧、放映的电影,故事在生活中源源不断地被二十四小时传播着。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江作苏


    人,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翻阅的书籍、表演的戏剧、放映的电影,故事在生活中源源不断地被二十四小时传播着。

    半年前,我们在院里提了一个事儿,新闻人该如何讲好华师故事?

    一群孩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思路。她们眼睛里放着光,看得出那是一种年轻一代新闻人“渴望表达”的目光。

    半年时间里,她们成立了“一本编辑部”,办了新闻发布会,去华师的各个角落寻找故事,寻找还不为人知的角角落落、人人情情。每周在会议室里开选题会,创作、碰撞、想象;左脑、右脑、逻辑…… 她们有理想,够热情!

    当然,华中师大,纵向一百一十多年的历史,横跨2000余亩的占地面积,故事太多,空有满腔热情恐怕还不够。

    那么我们究竟要讲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好故事才有传播力?

寻找:有传播力的故事应该是贴近受众,讲平凡人的故事

    桂香园的馒头一度很火,当时的一组照片《一个馒头的诞生》引发中央和地方媒体强烈关注。多家新闻门户网站转载,百度“华中师大 爱心馒头”,相关网页22万多条。(华中师范大学“爱心馒头”10年不涨价被网友赞为“良心馒头”。)

    几个馒头的传播力为何如此之广?

    ——“馒头”,再日常不过的早餐。正因为这种“普通”,才容易被人忽略,才容易在故事讲述和传播过程中产生效应。

    听说作者就是一个爱吃馒头的学生记者,单纯产生了想把食堂师傅蒸馒头的全过程拍下来的想法。于是就带着睡袋和被子在记者办公室打地铺,第二天一早4点起床,4点半赶到食堂后厨,一直拍到7点半。

    好故事,有时候来得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念头、一个冲动。所以当这样“接地气”的新闻故事被挖掘和传播,迅速达成共鸣、产生一定影响力。

创新 :有传播力的故事应该是生动的、有趣的,别具一格的

    继续说说这个“食堂”,锁定故事内容之后,该如何将故事写得更好?

    或者说,食堂这个选题中,在“爱心馒头”的基础上,我们该如何“旧闻新作”?如果找到新的突破口和路径?

    “一本”编辑部有个孩子很喜欢吃,也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创意来了,不如写一部《食堂江湖》!把风味食堂幻化成风云江湖,写这里有十八般武艺的武林高手以及各大派绝技。

    为了写好这个选题,她每天蹲点观察、亲身体验各类食堂风味,另外找来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反复诵读,潜心研究武林绝技。东一派、博雅派、桂园派等等,引得哲学派的道士,化学寺的僧人,纷纷为“一口鲜而折腰”。

    这算是一种,有趣的融合。而作者的灵感来源也极为容易,关键是及时抓住了二者的共通点并做了有意思的处理。

传播:有传播力的故事应该是有意义、有魅力的

    就对外传播而言,讲故事不是单纯为了消遣和娱乐,而是透过故事有所表达、有所传递,有的时候甚至存在某些特别的属性。

    有传播力的好故事,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传者和受者双方,而是有发散性的,有辐射力,或者说是有魅力的。传播的意义使得作品会说话,会走路,甚至是飞行。

    对传者(讲故事的人)而言,去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意义”。要让一个故事拥有传播的意义,关键在于传者的表达。寻找到一个有潜在传播力的故事,往往需要借助传者的意志。

    对于受者(故事中的人),“被聆听”本身就是意义。相比于我们去寻找、去记录一个故事的过程,如何把“我们”讲故事逐渐变成“他们”讲故事,是一个打开我们的耳朵,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的过程,“他们”愿意交出自己的故事,其实更为重要。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者和受者在这个完整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个“互动”的传播模式。

    等到“万事俱备”,那么最终需要借助的这一场“东风”自然是一个有效且广达的传播渠道。当然,是需要创造的,比如我们选择出书这种传统却有意义的方式。至于其他更多的,则无需刻意。

    用老祖宗的传播智慧而言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我们则需要寻好、写好和讲好故事的智慧就够了。


01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uashigushi@163.com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403
联系人:马老师 027-6786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