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山上的留恋

作者:长江网 发布时间:2016-10-08

导语
一曲《桂子山上》,传唱多年,由武昌昙华林到喻家山之后,华中师范大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选址于今日所在的桂子山上。


俯瞰全景



“我有一个家,在静静的桂子山上。那里有许多的老师,他们都很慈祥;漂亮的女生楼里,姑娘像花一样;每天下午的操场上,是男孩最多的地方;拥挤的宿舍楼里,是我最留恋的地方”。

这一曲《桂子山上》,传唱多年。由武昌昙华林到喻家山之后,华中师范大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选址于今日所在的桂子山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些早期建筑隐藏于树林之间,带着一些传说,被代代华师人所谈论。

在最近一次公布的武汉市一级保护历史建筑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以及西区六栋宿舍被列入其中。本期《长江地理》走近华中师范大学,寻访桂子山上早期校园建筑群。

由昙华林到喻家山,最终选址桂子山

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华中师范学院,在1952年经过一系列高校合并终于成立,将校址选在了武昌昙华林,即当时一齐并入的华中大学校内。

据校史记载,到了1952年11月时,学校因昙华林土地有限,满足不了学校发展和教学的需要,便又打报告征地建校。当时,中南军政委员会已将武昌喻家山以北6000亩土地批准划拨,到次年7月,学校勘测、绘图完毕,连基建材料都已买好,却被武汉市城建委否定了该计划,认为喻家山远离武汉市区,交通、水电对市政建设带来困难,于是学校只好另觅新址。而最终在1953年11月,确定在武汉大学以南、南湖以北地区另行划拨土地用以建校。

这块占地3000亩,以武昌猪头山、桂子山为腹地,连接珞狮路,东至卓刀泉,北抵珞喻大道,南跨龙家湾、陈家湾至南湖滩头的成片土地上,最终建成了今天的华中师范大学。

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到华师政治系工作的胡原教授回忆说,当时这两座山就是一片杂草丛生的乱葬岗。动土之前,学校专门在报纸上发了告示,通知迁坟,最后迁走了7000多座,而很多无人认领的坟头最终被推掉了。

历届华师学子一定都对华师桂子山的这段坟山历史有所耳闻,不过经过六十年袅袅书香和年轻学子蓬勃朝气的熏染,这里早已焕然一新。唯一作为传说之物证存在的,是西区学生宿舍附近的几处楼梯,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中多级阶梯是以墓碑铺垫,有些还是字面朝上,晚上路过颇有些瘆人。不过有那么多人经年累月地在上面走来走去,也未见有任何异样发生,倒是为各种校园传奇平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建筑定位为“民族风格”

1953年底至1956年夏秋之交,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华师的主体建筑,包括1、2、3号教学楼、西区学生宿舍6栋、食堂3栋已竣工。其中一直矗立至今的1、2号教学楼,西区学生宿舍6栋,在2012年12月被列为武汉市一级保护历史建筑。

据校史记载:“1953年底,学院计划院本部、工农速成中学、附属中学分别建筑,各成独立单元。拟兴建院本部教学行政区建筑13栋,学生生活区建筑30栋,教工生活区建筑80余栋,主要建筑采用民族风格。”

与武大建筑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设计和华科由两位中国建筑界泰斗设计不同的是,华师早期的建筑群并非由名师主持设计。不过在校档案馆中,记者看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原始手绘基建图纸,右下方落款为中南设计院第二室,主任工程师姓王,而其签名潦草以致难以辨认。

1953年的发展蓝图中,将未来校园的建筑定位为民族风格。记者探访得知,当时民族风格是建国初期高校建筑的一种流行风格。另外据1956年毕业于华师历史系、现为华师历史系教授的熊铁基老师说,“这些建筑的大屋顶形式,很可能是当时华师教务长陶军模仿燕京大学做的。”陶军毕业于燕京大学政治系,当时在华师担任教务长,属主要负责人之一。

也许关于华师设计理念的最初来源现在也难寻访,不过无论是出于对燕京大学的模仿,还是对于中式古风的继承,或是其他某种促其成型的原因,这些外观柔美、内在坚固的建筑,都在时光中沉默谦逊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为一代代学者和学子提供了治学与思考的一方天地。

青砖绿瓦自湘、赣来“大屋顶”曾受争议

在如火如荼的建校过程里,历史也从不把象牙塔留作真空。初期购买基建材料时,建筑1、2号教学楼,以及西区学生宿舍的青砖、绿瓦,分别是从湖南和江西以船运来的,不过这些早已置备好的材料,包括整个建筑样式,最后屡屡遭到责难,建筑的面貌将历史的荒谬真实保存。

1955年至1956年,建筑界掀起了对梁思成建筑思想的批判,矛头直指“大屋顶”,认为这是一种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事实上,梁思成从未设计过任何一座有大屋顶的建筑,只是他始终提倡保存民族形式的建筑风格,使得人们把大屋顶和梁思成画了等号。

鉴于这种历史形势,用湖南买回的青砖建成,但尚未封顶的华师西区宿舍6栋,只得放弃了用绿瓦盖屋顶的打算,最后采取了角度僵直的小屋顶盖法,这也与施工图上所绘的屋顶样式有明显差异。这种应急性的临时修改,让西区宿舍和1、2号教学楼看起来不太相称,那又小又直的屋顶,倒像是戴错了别人的帽子。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竣工的3号教学楼,则以节约知名,采用了竹筋水泥的建筑办法。所谓竹筋水泥,即把竹子或木条当做钢筋,放置在混凝土里,制成水泥板来造房子。最后3号教学楼使用不过20年左右,就已开裂到不得不毁掉重建,而1、2号教学楼在60年的使用过程中,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翻修,屋顶的绿色琉璃瓦片,据说仍有不少可继续使用。


01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uashigushi@163.com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403
联系人:马老师 027-6786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