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华中师范学院数学系已走过了六十三年的光辉历程。我这一生的绝大部分时光是伴随并依附于她而度过,回首自己在这里学习工作的经历,特别是其中从教的酸甜苦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感到要写一写,以表达对华师及数学系的感激之情,或许可以对后来人提供一点了解校史系史的作用。
(一)决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时”。应该说,1965年我从当时的省18所重点中学之一的宜昌二中考入华师数学系,算是我人生中最紧要的一步了,因为这一步决定了我一生当教师的命运。当时很多人不愿当教师,认为“上大学的路走对了,门进错了”。我当时最想当医生,而填自愿时班主任把我的第一志愿改成了师范。在入学教育时,党办主任高原(1984年任党委书记)给我们作报告讲到当时“一百个同龄青年,只有一个能上大学”,“ 一个大学生,要靠15个农民养活”……这两个数据使我很震惊!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系主任李修睦教授动员时也说:“武汉大学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也都当教师,但我们华师的学生能享受国家师范奖学金,而他们不能享受……”(当时我们的伙食费标准由我们入校前的8.8元提高到13.5元,而且唯独我们数学系的食堂吃饭不定量)。听了这些,想到自己是高中班上几个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学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自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上大学的机会,不要辜负党对自己的培养,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将来到农村中学好好当一名教师。一年级,我的专业成绩一般,下课完成作业后,就去翻阅报刊杂志,搜集做思想工作的资料,准备毕业出去当好班主任。
第一学期,我加入了团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当时,我们还是以专业学习为主,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和《代数与几何》 ,用的都是系编油印的试用讲义,还有党史课。同时,党组织非常注重对我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每周五一天是固定的政治学习讨论时间,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王杰、麦贤得、欧阳海等英雄模范事迹,学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隔一段时间就听时事形势报告。那时,提倡又红又专,红表现在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关心政治,关心集体,积极要求入团入党,带头遵纪守法,不声不响做好事。我自己参加政治学习是非常认真的,第一学期末我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还先后在年级及全系大会上谈学习体会。学校不仅狠抓政治学习,还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每周有半天到南湖农场劳动,种稻、种棉花。教学楼的教室、走廊,宿舍的走廊和厕所都由我们学生轮流值班打扫。天旱时,我们就挑水浇树。
应该说,政治学习和劳动对我们这一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信念是有好处的。
不过,那时也有一些左的东西,如果谁专业成绩好,而政治上不积极要求进步,政治学习讨论发言不积极,,就会被认为只专不红、走白专道路,甚至运动一来就会挨批挨整。对于个人的缺点错误,动不动上纲上线,还要挖阶级根源。
这样的正常学习生活不到一年,1966年5、6两个月军训结束后,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即十年动乱,基层党组织和校行政完全瘫痪,领导干部和教授受到严重冲击。我们有四年完全没摸专业书,反苏修我连俄语课本都当废纸卖了。直到1969年整党后学校才逐渐恢复正常。1970年7月学生全部毕业,没有想到我会被留校。留校后,先到大冶农场劳动了一个月;接着抽到宣传队排演《沙家浜》当新四军战士一年,这一年冬季随宣传队到东西湖修水渠一个月,春季到京山县植树造林一个月;后回到数学系被安排在系办工厂射流厂又是一年;1975年上五七干校劳动半年;然后搞函授近两年,主要到县下面推广优选法、正交实验;1977年又在桂子山挖防空洞3个月;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 才转入正常教学。
十年动乱,使我们十年读书做学问的黄金年华白白流失,使我们以学为主受到了严重冲击。但我们也不是毫无收获,各人态度不同,收获也不一样。一是我们的思想,应该说,既受到毛泽东思想的正面教育,也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因邓小平拨乱反正,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由经历风风雨雨到改革开放,政治思想逐渐成熟,特别是多次劳动锻炼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使我们这一生特别能吃苦。能吃苦也是我们的无价之宝。二是在入党的问题上,我接受考验的时间比较长,从1965年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直到1986年11月7日教师支部大会通过,长达21年。这期间,我记不清写过多少次申请书和思想汇报,除了自身条件不成熟外,也有家庭出身和外调材料困难的因素,但我自己能正确对待,我的追求和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我认为:考验时间越长,对自己没有什麽害处,可以使自己更成熟、更坚定,关键是要在思想上入党,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那些年的政治学习是很正统的、有效的,自己还能挤时间学习毛主席著作,主席的许多教导牢记在心,党的宗旨、愚公移山的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高尚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鞭策着自己一生。三是1972年秋到1973年夏,数学系领导(邓宗琦副校长当时是副系主任,主管教学)将我们这批人集中进行专业进修,派系里最好的老师给我们授课。用的教材是格·马·菲赫金哥尔茨的一套4本《数学分析原理》和北大的《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这一年的进修是我们后来从事教学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想当好一个教师,渴望从事教学, 要为学生服务的心愿更强烈,更迫切。
(二)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我们这届留校的一部分人后来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学校;一大部分人转为行政教辅,其中十多位后来成为学校部处一级的领导;站讲台的是小部分,其中搞专业课教学的人在本系进修一年后,又被送到名校进修二到三年。我教公共基础课,在本系一年进修后,主要靠一边自学,一边从教。在从教过程中,我们也面临职称问题,业务要过关,外语要考试,教学要搞好,科研也要上,而成家有了两个小孩家务也重……面对诸多矛盾,我的第一选择是首先要过教学关,站好讲台,不能误人子弟。
那时的教学工作都是从当辅导老师开始,我也是,特别是辅导物理系78级高等数学长达两年半。内容除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外,还有线性代数、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法这些后来物理系独立开设的课程。后三部分课程内容当时我自己也没有学。现在回头看,经历这个辅导教师环节对我很有益处。因为主讲老师是一位老教师,基本上是讲完课就夹着教案走了。我作为辅导老师,直接面对一百多位学生。物教78级的学生几乎一大半是“老三届”的,其中带薪的调干生26人,年龄最大的贺德麟同学和我同岁,小我一岁的肖诗莉同学(物理系肖教授的女儿)是66年华师一附中确定准备保送清华的,当知青下乡后又当了中学老师。所以,这一届学风特别好,学习可谓“如饥似渴”。课后学生基本上在寝室自习,那时经常停电,他们就点着蜡烛学。当时我辅导也主要在学生寝室进行,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去,风雨无阻,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转,认识了解学生,与他们交流、答疑,打成一片。记得第五学期学数学物理方法时,有一段时期主讲老师一只腿患丹毒肿得不能走路,我就顶着上课,居然还受欢迎,有学生说,听我的课,不用预习。学生们肯钻研,爱提问,这对当时仅仅比他们先自学一步的我来说,压力相当大。当时选用的是后来获奖的四川大学的一套教材,共五本书。书上所有习题学生全部要做,我必须事先做完,做了几大本(后来我们系有老师的孩子考研,还把我的题解借去看)。那时书店没有辅导书,图书馆也没有习题解答,完全靠自己冥思苦想。学习好的学生不光做书上的习题,还到处找题做。一次陈晓乐(毕业后考入上海交大读研)问我一道题,涉及数学专业数学分析中的三道题,我花了近三天时间才解出。所以,辅导这一届学生真不容易。当时,我除了虚心向老教师学,也注意向自己的学生学。因为学生人多,思路开阔,数学题的解法往往多种多样,有的题学生的解法比我的还巧妙,我注意收集起来,再在习题课中反馈给大家。这就是教学相长。对于他们的作业,我高度认真,全批全改,不光是看答案对不对,错在哪一步,一定要找出来,有的给予详细更正。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我都要做记载。为此,经常要熬夜,甚至通宵达旦。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除了抓好课堂环节,辅导答疑环节,就是作业环节,因为这是学生学好数学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多少年来,我都是很重视学生的作业环节。可不要小瞧这一环节,2002年国庆节,物理系78级的学生毕业20周年返校聚会,我应邀赴会。已在许昌师院当校长助理的姚敬民见到我,先是问候,接着说:“罗老师您当年批改的作业,我至今保存完好。”无独有偶,席间,在洛阳师院当了教授、硕果累累的杨杰慧给我敬酒时也说:“罗老师给我批改的作业堆起来快有一尺厚,我都保存着,有时还拿出来查一查呢!”这真是我没想到的。这个年级的学生大都成为教育战线的中坚骨干,博士、教授有几十位,刘煜炎、庄鹏飞还是中科院、清华大学的博导……聊以自慰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功成名就的学生都还记得我这个当年的课程辅导老师。
参加这一轮辅导,为后来的教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自那以后我一直担任主讲。作为主讲老师,我认为,学生来听一堂课,一定要让他们学有所获。数学很抽象,很枯燥,学好这门课又很重要。每给新生上第一次课,我一定要引用一些科学家的名言,讲清为什么要学好这门课,如何学好这门课。而要讲好每一堂课,关键又在于备课,备课要备好教材,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是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计划的保证,教师不能脱离教材另讲一套,但又不要局限于教材,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怎样讲述才易于学生接受。讲课中,尽可能引导他们思考,突出重点。我对待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平等相待,以身作则,以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影响他们。
不光给本科班上课如此,1993至1997年我负责创办我院的财务会计专业(我为组长,郭熙汉为副组长),承担了《审计学》、《经济法》这些改革开放后新设置的课程,给专科班、封闭班和几届成人自学考试的自修班上课,我也同样非常认真。这类班的学生相对基础差,上课还要管纪律,讲的内容又不是我的本来专业,我更是生怕误人子弟。如为了讲好《经济法》,我自学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书,又先后系统听了政法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大三位老师讲的同一门课。综合他们的长处,我认真备课、教学,还编制了几百道自测思考题,深入辅导。几届学生参加全省课程结业统考成绩喜人,一次性通过率都达到87%――93%。
在教学中,我注意管教管导,做学生思想工作。我常想:我们从小到大,每进入一所学校,喜欢打听某某老师怎么样,后来做父母送孩子上学,多么希望孩子遇到几个好老师,好班主任,课上得好,又热爱学生。那么,我们做老师,要不要做这样的好老师?尤其我们师范培养的是为人师表、能“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才,所以作为教师摇篮的教师,自己深感责任重大,一直重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也受到好评。特别是92年,我已46岁,提了副教授,当时贯彻中央13号令,对高校综合治理,教育部10月份检查评估,全校上下当作头等大事狠抓,总支安排我担任数学系89级的辅导员,我知道,当时的毕业年级不好带,我又一直从事教学,上外系的课,但想到自己是党员,还是服从安排接受了任务。我第一次和全年级的同学们见面讲话,我说:我这个人能力不强,但我信奉两个字,就是“认真”。我把认真两个字大大地写在黑板上,接着讲,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我告诉大家,我是一个认真的人,希望大家在综合治理中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我认为:认真,就要“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这里的“信”,是信念,是理想,是诚信。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这一年,我从早到晚,天天深入学生寝室,和他们一起整理寝室,打扫走廊、厕所(我亲自铲刷小便池)、卫生包干区和教室,(而且厕所、寝室和教室刚好都接受了教育部的抽查};经常和同学们个别交心谈心,特别是和要求入党的同学们一起学习,讲党课,谈理想;并作为入党介绍人介绍了6位同学参加了党组织。这一年,学工部采用突然抽查的办法评选文明寝室,一次不合格就淘汰,据说14栋60个寝室全被淘汰,而我们年级12个寝室全评上校文明寝室,非常不容易,因毕业年级的同学们注意力已转到考研和找工作上了。这一年我的工作得到了全年级同学们和校、系领导的一致肯定。
除了这一年当辅导员专职做学生思想工作外,在外系教高数的同时,我一直兼任数学系学生的班主任(1991年至2003年数学系实行班主任制度,每个班配一名教师),我也是履职尽责的。数学系从1997年开始评选优秀班主任,每次只评选4人,我连续七次被评上。
正是有信念,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学生为本,凭着“认真、真诚、负责、吃苦耐劳”十个字,站稳了讲台,还算受学生欢迎,教书育人受到学校充分肯定,校报也多次报道,如98年9月25日和98年11月30日都是在头版头条报道,30日的显著标题是“罗邦成:学生的知己人”。2000年以前我获得的荣誉有:三次学校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两次优秀教学奖,一次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次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95年被评为学校和湖北省高校优秀党员,1999年还作为湖北的获奖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了曾宪梓(与教育部合作设立的)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二等奖(当年湖北的最高奖。领奖实况在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
(三)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学习教育部2001年的4号文件,我进一步认识到:“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为此,自己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教学研究中。
我校从2004年秋季开始,除了音体美及外语学院外,所有专业都开设高等数学课,故我们的教学任务一直很重。如2004年第一学期,我承担了物教专业及基地班、生物科学专业以及首届化学生物基地班(由教务处直接下达)共三个头的课,加上因参加教育部的考试命题入围一个月耽误的课要补上,实际每周上22节课,批改290多位学生的作业,又要迎接教育部的教学检查,还有教研室主任、总支委员等其他工作。一学期下来累病了,做胃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三个“+”号, 但教学工作得到了几个院系的好评,生科院的领导还请我给他们的青年教师上示范课。
与此同时,我承担的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03年参加了验收,评为优秀,是验收通过的十九项中的五个优秀项目之一。我还承担并主持了校主干课高等数学课件的研制项目,先后参与了一、二期网络课件的制作,在网络课件基础上综合运用Authorware,flash 等多媒体技术研制了课堂用高等数学CAI课件
课件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系统、内容丰富,交互性强,适用于各类专业。
课件融会了丰富多彩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覆盖了课堂教学内容的90%。仅中文字上册约39.6万字,下册约25.7万字;大约340幅图形,全部为能直观、较透彻反映数学规律的动画;例题中适度选用了100多道近十几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试题,还编制有671道自测思考题。课件体现多学科的交叉结合,是高劳动强度加耐心细致的产物,也是团结协作、集体智慧的结晶。
为了这套课件,四、五年里,自己不分白天黑夜全身心投入,反复修改。2004年课件作为我校的优秀课件参加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荣获现场决赛大学组优秀奖。
在研制过程中,我们边制作,边使用,边修改。根据自己使用的体会(使用率占课时的80%以上),我切实感到:使用CAI课件,对于扩大课堂上知识信息量,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较形象、生动、直观, 对于规范教师的语言文字,减轻教师课堂上的板书量,从而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确有极大的方便和好处。如教材中的定理、公式、例题题目可投影在屏幕上,不用板书,特别是图形制作成动画,能直观揭示其几何结构和点的运动规律。例如,过去讲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及投影区域、讲为什么“方程表示的曲线包含投影曲线”很费劲,讲摆线如何形成及摆线方程的推导、讲二次曲面的形状性质、推导二重积分的计算公式等等都比较费时,而利用课件演示,在演示基础上再在黑板上讲如何作图,非常透彻清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利用好的CAI课件辅助教学无疑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
教学实践我也体会到,使用CAI课件教学,只能定位于辅助教学,绝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特别是高等数学课,如果单纯靠课件上课,学生会不满意。应该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辨证历史地正确地对待板书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也有其优势,教师边写边讲,加上板书的保留,有利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适当记笔记,印象非常深刻。由于我们的多媒体教室黑板和屏幕各占一半,可同时使用。所以,在利用CAI课件的同时,对于定理法则和重要例题的分析,重要公式的推导和重点难点内容,我仍坚持在黑板上进行。有时先分析推导,再用课件演示,效果更好。那么,什么地方用板书,什么时候用课件,教师备课中必须充分设计好。这样一来,虽然减轻了课堂的板书量,但大大增加了备课的难度。既要备教材、备讲稿,又要备课件,如何协调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须认真动脑筋,并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就是教学艺术,须千锤百炼,是一个无底洞,就看教师舍不舍得花气力,费功夫。我的态度是,只要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认真,花这个气力和功夫是值得的。自学生对教师进行课堂测评以来,我能次次得到优秀,特别是物教专业(国家理科基地)平均分均在92分以上,最高一次是94.5 分。,我的课还被物理学院2006届的毕业生评为“第一满意”的课程(见教务处2006届本科毕业生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P.20 。 2006年,教务处在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进行人才培养状况调查,调查中的一项是:要求每一位毕业生对四年来所学的几十门课程填写四门最满意的课程和四门最不满意的课程及其老师,而且还要排序)。在120人以上的大课堂上课评优秀是不容易的。这几年,我的教学及教学研究继续受到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肯定,2002年获得省教育厅优秀高教科研论文一等奖;2003年又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2004年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1月又获湖北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 发挥余热,继续为学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2006年我退休了,学院返聘一年后,我被大家先后推选为学院退休党支部书记和老协分会长。一干就是六年,我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官”,而是大家的联络员和服务员。
这六年,我多次参加学校党委和纪委分别召开的座谈会及学校职代会、党代会、校老协工作会,能积极发言并反映大家的意见,及时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按学校安排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如组织大家一年几次参加政治学习,参加太极拳、门球的训练和比赛,热心为大家服务。每次开会及开展活动,按照分工,我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住在校内的老师。在汶川和雅安两次大地震后,我带头捐款,还和支部委员商量后,打电话通知大家,要求党员必须捐款,党外同志自愿捐款。接到电话的老师们,先后两次捐款为4800元、6200元。每年我都协助学院领导安排好一年两次的春游、秋游活动。对于生病住院的老师,自己知道后,也尽可能去探望。大多是和院领导一起去,也有时自己抽空去。近六年里,到医院或家中探望生病或高龄老师约130多人次。我的工作得到了大家和院领导的认可。(全校2300多离退休人员,每两年评100名先进老人,10到12名先进老人标兵。)2009年和2013年我先后两次被评为学校的先进老人标兵。
2013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老年人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我当选为学校老年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近三年来,在新的为全校两千三百多离退休老同志服务的岗位上,我也是尽职尽责的,得到大家认可。2015年,我第三次被评为学校的先进老人标兵。
除了担任社会工作,退休学院返聘一年后,2007年至2014年,我继续接受化学、物理学院的共同聘请,继续为化物实验班、物理基地班讲授高等数学课程长达8年(也是数统学院的教学任务)。我始终保持着对教学工作一贯认真负责、管教管导的作风,仍坚持按时辅导答疑,认真批改作业并做记录。2010年,物理学院2009级物理基地班和化物试验班两个班的学生给我的课堂测评平均分为97.06分。还高于退休前的测评最高分。
退休前我主持研制的《高等数学CAI课件》退休后按出版社要求反复修改,200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这也算是几十年辛勤耕耘的一个成果。
另外,自1992年,已连续25年受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聘请,先后参加了两项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工作,有幸和一批名牌大学的专家教授合作。自己态度认真,严守国家绝密。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为国家选拔高层次人才尽了绵薄之力。
回顾51年所走过的路,我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离不开华师特别是数学系(院)党组织的关心培养和老师们的教育帮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学校建校113周年和数学系建系63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我们学校和学院兴旺发达,蒸蒸日上,一步一个新台阶,早日迈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数学专业的行列。
2016年10月28日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