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中国农村研究院的创建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科的开拓者——张厚安先生90寿诞。张厚安先生的学生、同事共300多人举办了一场题为乡村政治的学术研讨会,以此庆贺这一特殊的日子。华大政治学刚刚进入全国“双一流”的一流学科建设,这与老一辈学人的奠基分不开。
张厚安先生,1928年元月出生,湖北省汉川市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1949年张厚安考入中原大学,1951年选派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专业学习,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回到华中师范大学(当时称华中高等师范学校)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工作。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顾问。张厚安先生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尤其是在文革后,是全国最先致力于政治学重建的少数学者之一。主编和撰写政治学著作11部,农村问题方面著作8部,主编“村治书系”3部,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撰写的“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系列论文”获一九九五年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一等奖。
对于张厚安老师来说,从事农村问题研究是有渊源的。以农民问题研究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方向,是其研究农民问题的开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参加的土地改革、合作化、公社化、四清等重大的农村改革实践,让张厚安老师思考着许多需要得到科学答案的问题,从此,张厚安老师便踏上了“立志务农”之路。回顾张厚安老师的学术生涯,主要有三大贡献:
一是重构政治学学科,率先开设政治学课程。1980年到1986年,张厚安老师一直在参与或主编政治学的相关著作。从承担《简明政治学》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部分的写作,到参与《政治学辞典》的主编,再到担任《通俗政治学》的主编,直至独立主持《政治学》专著的编撰,张厚安老师在这些著作中不仅对奴隶制国家政治、封建制国家政治、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国际政治等进行了思考和诠释,并在政治学通俗化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努力。除了编写著作之外,1982年,在多方协助下,张厚安老师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开设了政治学课程。此后,张厚安老师还利用全国高校政治学学者云集华师的机会,主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政治学讲习班。许多高校教师受到此次讲习班的启发,纷纷在各自学校开设了政治学课程,将其从“国家与法”的课程中正式分离出来。
二是创建农村问题研究机构,率先开展农村问题调查。20世纪80年代中期,尚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政治学研究室工作的张厚安老师便开始从事农村基层政权研究;1990年,华中师范大学在张厚安老师的提议下成立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研究中心”,张厚安老师任中心主任;1995年,该中心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1999年,由于扩大了对农村问题研究的范围,又将其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张厚安老师继续担任中心主任;2000年,中心经评审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张厚安老师担任中心顾问、徐勇任中心主任、项继权任副主任。2010年中心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并于2016年获教育部重点基地测评总分第一,四个单项中学术、管理、咨政服务也是第一名。
三是确立“理论务农”思想理念,指明中心发展方向。1982年,张厚安老师在湖北省政治学年会发言中第一次提出了“理论务农”的口号,将政治学研究的视野投向农村基层。随后,张厚安老师的《三个面向、理论务农》一文发表在当时国家教委一个刊物的首页,该文阐述了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立足于农村改革实践,服务于农村改革实践。在从事农村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张厚安老师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面向、三个结合、三个服务”,即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与农村的改革实践相结合、与政府的决策相结合、与我们培养研究生的任务相结合;为农村改革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张厚安老师提出的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这一思想,转变了以往的教条主义学风,朝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迈出了一大步。目前,基地围绕这一理念开展了“中国百村十年观察”,中国农村区域性村庄调查,家户制度调查,农民口述史、生命史调查以及海外实地调查等多项农村调查工作,并在这些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为国家涉农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张厚安老师还强调,既要重视实证研究,更要防止“理论忽视”。理论的普适性能够更广泛地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服务,张厚安老师认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坚定不移地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之时,一定要防止轻视理论的倾向,不能只满足于发表几篇实证调查报告或相关论文,还需重视读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深入实际研究的成果进行理论升华,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形成系统的思想观点,创立学派。张厚安老师始终坚持既要注重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重视深入实际,并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影响政府的决策、服务于改革,认为这才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目的。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