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你——支教团二十年的故事

作者:原创 发布时间:2018-11-30

导语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祖国各地留下爱的足迹,至今已有二十年整。 全体华师研支团的老师们,用自己的方式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贡献一份或微或小的力量。 廿载风雨,我们始终未曾停下“教学育人”的步伐,始终未曾改变“志愿服务”的初心。 过去,现在,未来, 我们,将一直在路上!

【第一届 青海 陈曦】

    我是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曦。1999年8月,我来到了青藏高原,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8月底的武汉还是盛夏,青海却已经是深秋了。我的服务地是青海省大通县,离县城有二十三公里的东峡民族中学。

   学校夹在山里面,山光秃秃的,树零零星星地散着,草也是零零星星的散着。学校里那三层的教学楼,虽然已经是很破旧,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仅是学校唯一像样的建筑,也是从县城到那儿一路上所能见到的最好的楼房。学校很简陋,仅有两个破旧的篮球架,一个单杠,一个双杠。操场也就是教学楼前的一片空地。教室里没有电。学生的早自习是在操场上念书,晚上没有电,也没有晚自习,中午才是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学生大多是周边的少数民族,有的离学校很远。天不亮,就要翻山越岭来上学。中午不能回家,午饭则是从家里带来的干馍馍。

   大部分的老师都住的是土坯房。我们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自己带去,自己买的,学校能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小铁皮炉子和煤砖。

   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正好是开学的第一天,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开学了应该上课,可是教室里却是空荡荡的,学生都三三两两地蹲在墙根晒太阳。从当地老师那里我知道,每个学期的第一周一般都停课,老师每家每户去动员学生。也不是学生不愿意上学,他们实在没有钱,即使书费杂费全免,由于高原的气候寒冷,冬季特别长,我呆的那个地方,十月份已经开始下雪了,所以每年十四块钱的烤火费是免不了的。但是只要一开学,不管有钱没钱,孩子们都先跑到学校里。第一次看到这些孩子们,从他们那好奇的大眼睛里,我感受到贫困带来的落后。

   我们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缺水,只能到一公里以外的山坡上打泉水。因为缺水,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每个月只有一张洗澡票,当地的老师经常把发下来的洗澡票送给我,为的是让我能多有几次洗澡的机会。冬天学校的锅炉水管被冻住了,没法烧水,这样我们洗个澡要到二十几公里外的县城去。在和孩子一起生活的一年当中,我感受到,对他们来说,知识的掌握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从不同方面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生活的贫困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城里的孩子们在学习上减负、减压的时候,这里有孩子连课本都是借来的,更不要说买一本练习册。做作业时,他们用的都很节省,本子的正、反都用完了。

   二十年后再回首,我还是会被青海人那纯朴、善良深深打动。我时常想起那位不论风雨每天给我们送牛奶的老奶奶;想起那些在我们想家时请我们聚一聚的老师们;更会想起那群让我又爱又恨的学生们……

   这一年,在他们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一个南方人,学会了生炉子,架火,也学会了做饭,学会了在冬天腌大白菜,晒萝卜干。

   选择了支教,在奉献的同时,我更是收获了一份难得的阅历和感动。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是的,我经历了,我终身难忘。

 

【第十七届 贵州 高玉茜】

20157月我也成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来到了贵州省余庆县他山中学。正像陈曦老师所说,我们在支教过程中,给予的,我们从那里获得的,对于生活、生存、生命的感知,远远超出我们在那里给予他们的。我想讲的故事,是两个孩子,和一位教育局局长。

我记得我第二次去平场小学的时候,是给他们过六一,然后捐了一个“博雅图书室”。我到那儿还在搬书呢,就有个小孩儿过来一直盯着我,也不说话。我礼貌的笑了一下。小孩儿说“姐姐,你终于来啦”。 我就,“嗯?终于?”突然想起来这孩子确实见过我。那还是头一年12月,我们到平场小学慰问留守儿童。当时觉得不能就发个过冬物资就走吧,总得做点啥。我就设计了个团体辅导,有一个环节叫保护小鸡蛋。就是一到那儿给了40来个留守儿童每人一个鸡蛋要他们帮我们保管,不要弄碎了,走的时候再还给我们。你就会发现每个小孩儿,在活动中都特别小心的护着鸡蛋,时不时就摸摸口袋或者干脆放在刚发的手套里牢牢拽着。结束时,没有一个鸡蛋有磕碰。我就跟他们说:“你们不要怪父母不能陪伴你们,他们真的不是不想,是不能。他们宁可要孤独,换你们一个温饱的童年。我们陌生人的鸡蛋,你们都这么的爱护,要知道,你们就是他们的小鸡蛋啊。”就有几个小孩抱着我哇的开始哭,她就是里头的一个。我完全没想到她会因为这一次活动清楚地记得我,而且在等,一直在等,等着我们再来。

还有一个孩子是我支教回来,参加第二届的带贵州学子游学武汉的活动的总结会。入座的时候就看坐我对面的一个小孩儿特别眼熟,想了好久想起来了。是我们曾经一次义卖活动,把善款捐助给了他山中学的两个特困生,她是那个女生,叫刘乐。我说“诶,你来啦!”她说:“是的,高老师。去年你们带他们来,我就特别想来,但是成绩不好。后来我特别特别努力,就想来你们的学校看看”。

我们支教是要做什么呢,不就是把外面的世界送进去,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出来。我看到了他们的对外面的渴望与不安,我们要带他们走出大山,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们兑现我们的诺言。

刚才陈曦老师也讲,走了很长的路,一路上都是破旧的建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这让我想起了当地教育局的龙局长。也跟刚提到的活动有关。16年我们发起这个活动的时候,叫“筑梦桂子情·携手黔楚行”,要带选出来的18个高中生到武汉来游学。当时华师团委非常支持,但是当地学校特别犹豫,要我去找教育局商量。我反反复复的思考,准备了很久,生怕说服不了他,因为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当我走进他的办公室,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他的时候,他只沉默了不到十秒,就回答我:“做! 虽然我也知道危险,但我们这个地方需要发展,不能因为这个可能束缚住手脚。”

我知道,不论孩子们多渴望,支教团多想做什么,如果没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接纳,我们不可能做到。支教的目的不是送去多少知识,多少援助,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我们的眼睛带进去,再把孩子们的眼睛带出来。孩子们在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渴望,他们只能微弱的诉说着,等待我们的回答。

 

【第十九届 新疆 徐佳晨】

我是研支团第十九届的成员,徐佳晨。我是20177月到的新疆,在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一个叫博尔塔拉的地方。

在第五师中学八年级双语班的第一节历史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学校和姓名:华中师范大学,徐佳晨。转过身来看见坐在后排的一个女生举手,她站起来说:"徐老师,我是迪丽热斯。"她的声音很轻,但我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恍然才想起来,这是我两年前就在通信结对的维吾尔妹妹迪丽热斯啊!她认出我了,我也想起她了。我从信封里跑了出来,跑来了她的城市;她从信件中走了出来,走进了我的课堂。缘分,妙不可言。

我也是她所在的这个少数民族双语班的副班主任,孩子们让我印象深刻。

语言,是我们交流的第一道门。

前几节历史课上,坐在后排的学生或有小声耳语,或有睡觉打闹,很多当地的老师告诉我,这是11班的常态,全校最难管教的一个班。开始我以为是学生的问题,了解之后才发现,其实是语言的问题,对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中文识字就已经是个难题,更不要说学习历史,学习中国近代史,去理解历史的意义。

两个较为调皮的坐在后排的男生在我的课上发生口角,甚至蠢蠢欲动,起身就要开战。一些同学自发劝阻,一些同学趁机动乱。我有些生气。

“我不希望一些同学总是在影响课堂,这是一种不尊重。”我的声音拔高了几个度,我以为他们会懂,会懂这些道理。

但是好像没有什么用。看着这个样子的我的学生们,生气之余我还有些心疼,我心疼他们,他们的眼中,我看不到希望,她们对知识/对未来/对梦想,竟没有一点渴望。

我把书放下,我看着他们,我没有说话。我确实,也不知道可以说些什么。

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他们开始端坐,我继续注视着他们,安静持续了很久、很久。

我说话的时候,他们不懂;我不说话了,他们好像反而懂了。

所以这节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该用怎样的语言去和这些孩子交流?这个课,到底,该怎么上下去?

之后,我在少数民族班级的教学上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全部单独备课,我甚至小学了一点维语,她们开始主动找我学语文、学英语。我用了这一年不长的时间陪伴她们一点一点进步、成长。哪怕这个过程有些慢。可是慢慢的,我们真的有了“不一样”。

我才明白,教育的本质,除了要循循善诱,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和孩子们之间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是无论她们是什么样子我都愿意陪着她们的那份真诚。而在我支教的这一年里,它又是一种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的善意交流和融合。

那堂课,那一刻的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我在和学生们做无声的交流,而非命令;我希望去感染学生,而非强求。

这样的改变,也让我越来越融入他们、了解他们,很多学生邀请我到家里做客,也了解了他们的家庭、父母。我吃遍了学生们的家常菜,我们成了朋友,也成为了家人。

离开新疆前的那几天,他们来我住的地方帮我一起打扫、整理行李,临别的时候抱着我哭,我不敢哭,怕这些眼泪的分量过于沉重。她们每一个人都说:老师,你来了,让这一年,变得太美好了。其实于我而言,遇到她们,才是,最美好的。

 

【研支团20年总】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祖国各地留下爱的足迹,至今已有二十年整。

全体华师研支团的老师们,用自己的方式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贡献一份或微或小的力量。

廿载风雨,我们始终未曾停下“教学育人”的步伐,始终未曾改变“志愿服务”的初心。

过去(陈),现在(高),未来(徐),

我(陈),我(高),我(徐),

我们,将一直在路上!

01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uashigushi@163.com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403
联系人:马老师 027-6786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