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丹林:如数家珍的理论 不虚此行的人生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16-12-16

导语
从银行行长到高校教授,从15年到30年,石老师走过了一条风雨兼程的路,看过了我们还未看过的风景。或许只有这样的岁月才能被称之为生活,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被称之为人生。

2016年10月26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发布了一条图文信息:“下午放学的时候,雨下的不小,前面一位老师,脱掉西装遮住学生们的作业,自己淋着雨的一幕,恰巧被后面老师抓拍到……因为路滑,还摔碎了自己的杯子,西服遮盖的不只是数十本作业,更是一位师者,用细节守护每一位学子的责任与良心……”在网络悄然走红,网友纷纷,称赞他是“可敬可爱的好老师”!

那么,这位爆红网络的老师是谁呢?

没错,他是石丹林老师,1998年曾在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主讲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现在年过六旬的他,早已从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退休,并于2011年被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管学部返聘任教。

 

你若顺利,我也心安

2016年的十月下旬,石丹林老师的善举就这样在网络走红。第一时间,石丹林老师对他成为网红的事毫不知情。他表示,爆红网络只不过是一个偶然性的事件。当我们问到石丹林老师对自己在网上爆红的看法时,他笑道:“现在只不过是因为网络负能量过多了,人们才会需要正能量来净化网络空间。网络社会的建立离不开正能量的扶持,公共网络也要给予社会福祉。”他还提到,看问题要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样看问题,才能让自己看事情的视角更为全面,不将虚名作名利,反而视为茶余饭后的笑话,保持学者所特有的理性。

作为大学时期同学口中神通广大的“斯大林”,石老师谈到他在教学时与学生相处得很好。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教学方面对学生的细心教导,也是因为他对学生之后的成才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的人生道路已经活过了一桶血,而你们只不过活了一碗血”,正是由于石丹林老师丰富的人生经历,才能让他学生所走的道路更平坦更宽敞,更明亮。

在谈及这个话题时,石老师开玩笑地说:“我的学生在他们顺利时一般不会联系我,往往只有在遇到难关时才会想起我”。成为学生成长关键岔路上引路人,而不是生命中的过客,这便是石丹林老师的愿望。每到一个路口都告诉学生怎么做,做什么,看着他们在自己手上成为桃李,也许这就已经足够。而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好的结果莫过于——你若顺利,我也心安。

1998年至今,石老师当了将近20年的经济学老师。不论是宏微观经济学还是公共经济学,石老师都能将他们说得清晰明朗让人印象深刻。“任何学科都是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从而指导实践”。他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不是一门空谈理论的学科。当涉及这个问题时,石老师特地举了博弈论的例子:“你是要正向博弈还是反向博弈,是合作博弈还是非合作博弈。当你把这东西分清楚了以后,才具有科学依据”,他对理论仿佛有着真知灼见,一出口即是智慧。

经济学,是一门与钱打交道的学科,在他眼中却丝毫不沾染铜锈味“经济学并不是教学生怎么样谋生,而是学习一种方法,对其他学科起到的是一种辅助作用,管理学科的实质方法来源于经济学”。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拿着新世界大门钥匙的门徒,而不是拿着保险箱钥匙的管家。

 

管院是家,家衰落他感伤,家兴起他激动

作为一位从在管理学院工作了20多年的老教授,石丹林老师对管院也是十分熟悉。管院俨然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家衰落他感伤,家兴起他激动。在谈及管院的培养方向时,他反问道:“我们所需要的培养的是什么?是官员吗?”随后他又做了否定的回答,“我们所要培养的是人民的公仆而非官员。想做人民的先生,就要先做人民的学生”。

在他的眼中里,成为官员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而非领导人民。他用经济学者的客观性告诉我们,学校的性质就决定了学生的定位,师范大学所忠实的博雅教育,最不可缺的就是师资的性质。“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培训员工的师资人才,学生的实习不应只着眼于政府,而是要深入公共部门和企业人事部门”。石老师早已潜移默化地把“求实创新,立德树人”这八个大字刻于心中,记于脑中,说于口中。


人格是基础,做任何事情要先做人,后做事

67岁的石丹林老师早已过了耳顺之年,也正是因为他听得太多见得太多,才能让他对任何事情都保持着理性和淡然。从他口中,我们得知他做了15年的银行行长,以及20多年的大学老师。他告诉我们这前15年的职场经验使得他在那后20年的教书生涯中走得更为顺畅,或许这就是他说所说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吧。在提到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这样一段话“人格是基础,做任何事情要先做人,后做事,事业成功了才有人生”。这段话简单却富有生命体悟的质感。三十多年的事业所酿出的人生道理,也确实很沉很实。

在采访的最后,石丹林老师给我们留下了这四话:

1.对国家的管理事业的发展一定要落实到实处。

2.本科只是基础,读研才是赋予我们将基础转化为能力的方法。

3.数学是一项必备的工具,数学语言在大数据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4.坚定中国梦,正确对待普世价值,一切观念都应适合国情。

 

结语

在采访中,石丹林老师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学者的风范,不论什么话,在他口中总是富有一种厚实感。就像石老师在自己所写的文章里反应的那样,他总是能将复杂的东西简化,将简化的东西具体,将具体的东西落实,最后沉淀,很实际,不空谈。

人们老去后最可怕的不是被岁月夺走容颜,而是碌碌无为地忙活了大半辈子,最后在后辈羡慕的目光里说不出自己的传奇故事。从银行行长到高校教授,从15年到30年,石老师走过了一条风雨兼程的路,看过了我们还未看过的风景。

或许只有这样的岁月才能被称之为生活,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被称之为人生。

希望老了之后

能像山间飞溅的落泉

细微的支流汇集于倾刻间的爆发

在最后

于人们的惊叹羡慕中

汇入汪洋大海

静静吟颂


作者:张桂榆

摄影:蒋佳成

编辑:孙静竹

01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uashigushi@163.com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403
联系人:马老师 027-6786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