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践行宗旨,用脚步丈量信仰

作者:心理学院供稿 发布时间:2019-03-27

导语
刘华山是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是中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辅导学科的开创者与倡导者之一。他长期作为华师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坚持奔走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一个心理学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将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深刻地了解自我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心理学的消费者;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学,走进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知识推而广之,这是心理学的传播者;探究暗含的奥秘,揭开人们行为背后的神秘面纱,寻求真理,这是心理学的探索者;完善自己,并运用学习与探究到的知识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是心理学的践行者。不一样的角色定位彰显着不同的人生境界。
       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每个党员入党的基本条件,也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一名大学党员教师,固守清贫、教书育人,甘于寂寞、献身科研,不求回报、服务社会就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有这样一位前辈,他是心理学的传播者、探索者、践行者,是无怨无悔真心投入的人民教师,是在工作岗位上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刘华山教授。刘华山是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是中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辅导学科的开创者与倡导者之一。他长期作为华师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坚持奔走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刘华山说自己的育人热情来自对教师职业价值的深刻体认。大学毕业后,刘华山被分配到辽宁一所兵工厂子弟中学任教,当时“文革”刚刚开始,校园里没有学习氛围,到处都是混乱恐慌。在这样的境况下,担任班主任的他尽力在班级里营造出能静心学习的环境,教给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艰难年月里的生活十分困难,即使是南方人无法习惯的高粱米,每月也只有29斤,食油更是少得可怜。后因工作需要,组织上决定把他调回湖北老家。在等待出发的几天时间里,除了同事们的道别,学校竟没有一个领导来看望刘华山。十年的青春年华,十年的忍饥挨冻,最终只得到这样的冷遇,他的心里颇有些凄凉。
       临行前的一天晚上,有人敲他宿舍的门,开门后,站在门口的是一位似曾相识却又不大相熟的工人,他说:“刘老师,听说您要回南方?我是您教的学生某某的家长,我想来送您。”终究是有人送,刹那间,刘华山内心涌起一股暖流,他把乘坐的火车时刻告诉了这位家长。第二天晚上九点半左右,这位家长又来敲门:“刘老师,现在可以出发了吧?”当他跟随家长来到楼下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了:一辆大客车里挤了六七十人,除了几个同事外,全是自己教过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他们都来送他回南方,这仪式何其隆重!经过二十里的车程到火车站后,离发车还有一个小时,刘华山再三劝大家回去,却都无果。十一月的东北,夜晚已十分寒冷,当火车驶离站台的那一刻,刘华山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当一个教师,值!吃这十年苦,值!四十年前冬夜里来自他人的温情,让刘华山体会到了教师的职业价值,并成为后来他葆有育人热情的持续动力。
      作为华师心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刘华山对于心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高瞻远瞩,大胆创新,深刻意识到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师资,但以当时心理学科的影响力无法吸引一流的人才加入,“输血式”的进步绝非长远之计,华师必须拥有一批在心理学领域具备话语权的学者。因此,刘华山鼓励年轻人走出桂子山,到专业实力最强的学校去深造,学成后再回来反哺华师的心理学。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高屋建瓴的,当年那些稚嫩的年轻人如今都成为各领域的执牛耳者,心理学院的学术地位显著提升,学术实力大大增强。这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刘华山近乎透支般的付出。为了让年轻教师安心求学,不为工作操心,他甘为人梯,默默奉献,一个年近退休的老人,拼了命地去工作,承担了大量的公共服务事务;他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像一个战士一样冲锋在教学前线,身兼多门课程,用心血和汗水浇筑起心理学院坚实的发展基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刘华山老师是教学大家,他的教学信条是“不断否定,精心雕琢”。他的课堂风格以亲和有趣、通俗易懂、使人收获满满著称,学生们在课堂外都乐意亲切地称他为“刘爷爷”。在华师工作的三十多年来,刘华山几乎每次教学前都会用半天时间修改课件,不断否定自己,融入新的前沿知识、个人研究成果和理论思考。外人看心理学觉得它神秘有趣,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有着严谨细致的学科体系。许多心理学学生对测量与统计感到恐惧,但“刘爷爷”的统计课却非常有趣,不艰深晦涩,学生们都能追随着他的粉笔推算每一个公式、理解每一条原理。为了讲清楚一个知识点,他经常会备课到凌晨两三点,为的就是第二天让学生通晓明白。刘华山老师把教学当成艺术创作:“琢磨倍仔细,精巧千思虑。耗尽满腔血,雕出惊人器。”他用自己的方式定义了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完美内涵,并用实际行动做好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表率!
      今天,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刘华山坚持退而不休,依然奋斗在教学一线,继续发光发热。古稀之年的他曾开心地说:“因为时代的原因,年轻时学习俄文,现在主流权威期刊都是英文,这几年下了些功夫学英语,现在,我也可以阅读英文文献了。”老人说这句话时就像受到表扬的小学生一样笑容灿烂。一个古稀老人依然能从学习中收获快乐,锤炼自己的学术素养以更好地教书育人,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每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年龄资历,都应走在前进道路的最前列,干在攻坚克难的最实处,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颗初心具体到刘华山身上,就是对心理学的传播、探索与践行之心,就是全心全意教书育人的赤忱之心!
       刘华山教授于2015年荣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该奖项是中国心理学会给予心理学家的最高荣誉。获此殊荣的他,却更满足并享受着做一个“教书匠”,他坦言自己得到的最大肯定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可以无愧地说,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做到了全心全意地投入,无怨无悔地付出,贡献出了自己的每一份心力。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罗曼•罗兰如是说。刘华山,一个一生只做教书育人这一件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脚步丈量着信仰之路的老共产党员!
01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uashigushi@163.com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403
联系人:马老师 027-6786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