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110周年校庆回眸

作者:洪山 发布时间:2016-10-06

导语
桂花为什么这样香?——华中师大110周年校庆回眸

在桂子山求学的莘莘学子,每年都会被金秋的桂香陶醉;离开桂子山的每个毕业生,无论走到哪里内心总有桂花的一缕芬芳。
作为华师人,谁都知道百花之中桂花最香。有位校友说过,当你真正懂得桂花,你就懂得了华师,懂得了华师精神和文化。桂花为什么这样香?我们从刚刚过去的华中师大110周年校庆里可以找到答案。

华中师大,大师中华

华中师大,大师中华。这是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校友在110周年校庆庆典大会上发言中引用的。这8个字成为今年校庆期间最响亮最给力的口号,很多师生校友把它作为微博签名。

大师是大学的灵魂。华师过去的大师已成为百年学府的文化和精神,浸润影响着华师人的心灵。华师今天的大师是百年学府的灯塔和火炬,指引激励着华师人奋力前行。

今年校庆,章开沅、邢福义两位学术大师无疑成为师生校友眼中最亮的明星。庆典大会上,当两位大师接过华大卓越教授奖荣誉证书时,全场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表达对两位先生的敬意。校庆晚会上,当两位大师走上舞台,全场观众又是一片欢呼喝彩表达对两位大师的崇拜。

大师是大学的文化。传承百年学府文化,其实就是传承学术大师的学术成果和治学精神。如何传承?校庆就是一个最好的契机和平台。让校庆回归文化,正是今年110周年校庆最大的亮点。

除了校庆系列图书、除了学术论坛,除了庆典和晚会,《桂花魂》舞剧应该是传承百年学府文化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桂花魂》以中华大学校长陈时先生的历史为背景,用音舞诗成功表现了延续百年的华师精神,塑造了大美师魂。

大学,当然要崇拜大师。大学,当然要敬重大师。没有大师的大学,算不上是真正的大学。最起码,不是高水平的大学。除了敬意和崇拜,师生校友的掌声欢呼喝彩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对更多大师的期待期许和期望。华中师大需要更多的大师!不然,也不能称作大师中华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更多的大师。但大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需要一个积累积淀的过程。急功近利无疑是大师成长的敌人,虽然华师大急于渴望拥有更多的大师,但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大师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我们相信,人杰地灵的桂子山一定会培养拥有更多的大师。

不做桂子山主人,要做桂子山之子

今年校庆,章开沅先生的两个讲话给师生校友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博雅校友论坛上的演讲,另一个是110周年校庆视频贺词。在这两个讲话中,章先生都提倡不做桂子山主人,要做桂子山之子

每年迎新,我们都会挂出欢迎桂子山的新主人的大幅标语。从来没有谁质疑过这个说法是否妥当。但章先生的110周年校庆反思给了我们很好的警醒,大学要有反思和批判,要有自己的声音。

校庆亦是如此,除了庆祝学校的辉煌成就之外,还要反思总结办学的成败得失,反思发展中的问题和前行中的不足。章先生在校庆中提出了自己的反思,杨宗凯校长在庆典大会也代表学校进行了反思。

“校庆不仅仅是沉湎于历史的辉煌,更重要的还是反思过往,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基于反思的未来,才更有生命力!回顾以往,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学校教风、学风还比较浮躁;内涵式发展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领军人才培育急需加强;学科整体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还需提升;服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基础条件和能力需要加强;管理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这里,借此机会向师生员工、离退休人员、校友,并向社会表示我们的歉意!杨宗凯不仅认真反思了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不足,而且表达诚挚歉意。这是一种反思,更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成败。杨宗凯校长的这种态度赢得了师生校友的赞赏和肯定。

大学校长论坛、中学校长论坛、博雅校友论坛,校庆三大学术论坛更是一个反思办学的大舞台。博雅校友论坛上,章开沅反思开题,朱虹、周洪宇、李宇明对大学的办学都有自己的反思。校党委书记马敏最后这样回应并总结大家的反思:现在思考我们究竟要办怎样的华师很有意义,我们要反思现在普遍推行的功利性的评价体系,回归到育人的教育本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能仅仅是培养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追求真理、弘扬学术,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110
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相信,一个反思的110周年校庆必将为百年学府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桂子山是华师人永恒的精神港湾

“我们都是桂子山之子,章开沅先生在校庆视频贺词中动情地说。这段3分钟的感人视频打动了无数师生校友。章先生道出了所有师生校友的心声,我们都是桂子山之子。在桂子山母亲的怀抱里,所有华师人只有一个称呼——桂子山之子。

正因为我们都在桂子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正因为桂子山是每个华师人的人生起跑线,所以海内外的华师校友怀着感恩回到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桂子山,祝福母校110岁生日。无论白发苍苍已退休多年,但仍然拄着拐杖迈着蹒跚的步履回来;无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还没有站稳脚跟,但仍然放下手头的工作一路风尘回来。他们不辞辛苦,只为道一声母校,母亲,生日快乐

走的再远,桂子山一直装在心里;离开再久,桂花香一直没有改变。一位在另外一所大学工作多年的桂子山之子校庆回来说:在那所大学干得这么久,仍没有归属感,感觉自己还是个桂子山人。可能这是很多华师校友的共同感受。

为什么?因为桂子山已经深深刻在了每个华师人的灵魂里。正如一位校友网上所说有一种东西已溶进血液在身体里流淌。这种东西就是华师文化、华师精神。为什么要传承百年学府文化?因为只有文化才能真正凝聚人心、凝聚情感、凝聚力量。在《桂花魂》舞剧首演落幕时,编舞李鸣曦双眼闪着泪花说:我来华师8年了,我深深地爱上了桂子山这片土地,我的情感借助《桂花魂》舞剧表达了出来。

江西省副省长朱虹校友说:我们的身上烙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烙印,永远也不可能改变。学校办得好,大家都高兴;学校办的差,大家都痛心。应该说同生死,共欢乐。我们就是有这么一颗心,希望学校能够越办越好。

正因为百年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人文情怀,正因为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每个桂子山之子才深深地爱着母校,爱着桂子山,爱着桂花香。一位网友在看了网上的校庆晚会视频后说:我去年毕业的,现在在美国读书,真希望能参加校庆活动,但现在只能遥寄祝福,我亲爱的华师!我对华师的感情十分深厚,在华师度过了充实愉快的三年,深受华师精神的熏陶。希望华师能一直延续那份对师德对教育精神的尊崇,做真正的大学!祝福华师!

“桂子山是每一个起帆远航的华师人的永恒的精神港湾。每个桂子山之子都应该牢记老校长章开沅的教导:让我们永葆赤子之心,常怀感恩之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华师争光添彩。祖国万岁,华师永存!

01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uashigushi@163.com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403
联系人:马老师 027-6786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