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个博士后流动站诞生记:从〇到一

作者:吴柏春 发布时间:2016-11-09

导语
我校首个博士后流动站诞生亲历记

1987年5月,我正埋头于“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课题”研究,突然再次被召到校党委组织部。吴(锦琴)部长说“吴柏春,党委常委会再三研究后决定: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你的能力工作经历等实际,学校决定调你任研究生处副处长,协助高处长工作,目标是为我校成立‘研究生院’创造条件。同时,你的教学、科研可继续搞,‘国家项目’要完成,不要脱离‘业务’。学校的发展,很需要‘双肩挑’的干部。”最后她语重心长地说,希望我不要辜负组织的期望。我当即表态,感谢组织信任,接受组织安排。

从此,我成了桂子山的一名地地道道的“双肩挑”干部。

1.面对同行的挑战,研究生处无比“尴尬”  

●某某师大研究生处处长的“友好”访问

1990年的一天,高处长与我商量工作时谈到的一件事深深触动了我,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高说:昨天某师大研究生处长从北京回广州路过武汉时,特地来造访我研究生处。谈话间他说,他们学校不久前经国家批准设立了1个博士后流动站,今特地来看看,作为“委属师范大学”的贵校现有几个博士后流动站?  

高处长说,我一时无言以对,非常难堪!你是知道的,我们还是个“零”啦!

当时他那略带苦涩、无可奈何的面部表情,至今还刻在我的脑海里。

● 我们的尴尬处境

原来,自美国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向邓小平建议后,1985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我国试办博士后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以来,至1990年在全国93个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共设了161个博士后流动站,均属理工农医学科领域。

当时,全国教育工作工作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教委)主管,其直属的36所大学中有6所师范大学。根据办学实力、学科水平,同行中公认的是:北京师大第一,华东师大第二,陕西师大和西南师大分别居第五、六位。东北师大与我校居中,他们的博士点多我1-2个,但硕士点数、国家级重点学科弱于我校,一般认为东北师大居第三位,我校屈居第四。此外,省属师范大学数量居多,但学校的实力水平一般弱于上述6所师大,较好的有南京师大、湖南师大、华南师大等校。

众所周知,我校的人文社科明显优于理工科。其实,我校的理科先天本来不错不错,但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我校被定位于师范教育;而各专业长期囿于师范教育,其发展与提高相对迟缓,显然后天不足。全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后,虽然理科各系陆续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但全校仅1个博士点——“理论物理”(后名粒子物理)。

诚然,作为国家教委直属的师范大学老校,没有博士后流动站,在拥有博士后流动站的省属师范大学面前,显得是多么“尴尬”!

2.“卧薪尝胆”奋起直追,学科建设显成效

●物理学科——选中的目标

研究生处直接感受到这种尴尬,主管校长邓宗琦教授又何尝不是如此?此前他曾多次提过要加强学科建设,争取获得一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此后的两三年中,在邓校长的主导下,研究生处与科研处、人事处领导一起,多次研究我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题。根据当时国家教委有关博士、硕士学科专业的评审标准,我们多次分析各系二级学科专业的实力、水平,优势、弱势,、横向比较过其在国内的地位、影响,明确了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我校的物理系、化学系、生物学系的某些二级学科专业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建议学校有目标有计划地加强建设,争取经过几年奋斗能够在相同的学科领域上一个台阶。学校将其纳入重点学科建设范围,加强了领导,加大了投入;经过几年努力,学校的文理科重点学科建设终于有了显著成效:1990年、1993年,经国家审核批准,学校新增了一批博士生导师(含挂靠外校博士点的导师),增加了10来个硕士点,增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

我们选择了“物理学科”作为我校博士后流动站“零”的突破的主攻目标,因为她拥有全国知名的“理论物理”博士点和若干硕士点,其科研、教学、成果、人才各方面在理科各系中尤为突出。

●“理论物理”博士点“一枝独秀”

 我校的“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物理系于1979年创建的“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室”。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理论物理”硕士点,1986年获批“理论物理”博点。经过学校多年建设和教师们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该所在“高能碰撞中的多粒子产生”、“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有限温度规范场论和夸克物质物理”、”原子核结构理论“、”强子动力学“等研究方向上处于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知名度和世界影响的研究机构。学校逐年加大投入,该所拥有一套MicroVaxⅡ计算机系统及486——50EISA微机系统,若干电脑,近3000册中外专业图书和2000余册专业期刊。1993年统计,该所培养了47名硕士,9名博士,11名国内访问学者,与全世界80个同行研究机构有学术交流。

●物理一级学科发展可观

 物理学系领导班子根据学校锐意改革的精神,优化结构、理顺关系,按二级学科建立了8个教研室(即普通物理、理论物理、无线电电子学、计算机物理、近代物理、凝聚态物理、物理教育、成人物理教育);设有6个科学研究机构,即“相对论研究中心”、“天体物理研究所”“华科电子技术研究所”、“强实电子电力应用技术研究所”、“量子光学研究室”、“场致发射研究室”。1992年,物理学系获得了凝聚态物理学硕士点,举办了《天体物理中的吸积与喷流》国际学术会议。当时,已经有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理论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物理学科教学论等5个硕士点;培养了几十名专业、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奋起直追,突破博士后流动站为“零”的条件基本成熟。

3.决战1994年——博士后流动站“零的突破”

●四年一遇的良机

1994年的春夏之交,我们翘首盼望的机遇来了:国家发文通知,新一轮的博士后流动站申报工作开始。邓校长决定,研究生处、科研处、人事处、设备处等合力填报《申请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报批表》,具体申报工作由研究生处负责。

此时的研究生处,老处长高銑长因病离岗至退休近两年。笔者任副处长7年,任处长1年多,有信心有能力带领全处同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更上层楼;视申报博士后流动站“突破零”如同“攻坚战”,经常深入“粒子物理所”和“物理学系”,共商对策和申报事宜。

●省人事厅申报

初夏的一天,邓校长带领我和“校学位办”周宝珠到省人事厅了解政策精神和申报事宜。拿回文件、表格后,我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学习文件研讨表格,协调几个单位填好表格,最后由我处整合、完成全部申报材料。学校主管领导审阅、签字盖章后,我们来到省人事厅,正式提出了我校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材料。当材料交上去了的那一刻,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立刻感受到如释重负的轻松。

●坐等的结果——名落深山

秋季开学后不久,我们焦急地等待此次申报的结果。期间多次打电话联系省人事厅和兄弟院校,打听到了某些高校、科研院所新近获批了博士后流动站,甚至连某些大型企业如宝山钢铁公司也获批了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可是万万没想到省人事厅后来告知,专家评审投票的结果是我校“名落深山”——申报未获通过!这种结果对我们来说,无异于是一次大的打击!

面对现实,我们感到无奈和无助,谋划、忙碌几个月的辛勤劳动如付东流。一有闲暇,脑子里便自动跳出一连串问号来——怎么办?

●北京来电:还有一线希望

 一天上午,我突然被通知到学校总机房接长途电话。“喂,你是吴柏春同志吗?我是老邓呀!博士后流动站的事有新情况,你明天速来北京吧!”听到邓校长召唤,我当即安排好工作,迅速借款、买票,带齐博士后流动站申报的全套副本材料,次日下午就到了北京,赶到国家教委的“小白楼”,见到了邓校长,了解了情况,领受了任务。

 “小白楼”位于国家教委机关门前北京师大附中校内,是教委为方便直属大学来教委办公差而专门修建的三层“小型招待所”,我出差北京住过多次;房间条件一般,但干净、安全、方便、价廉,且管理得井井有条,凡住过者有口皆碑。 

原来,邓校长在国家教委办事的过程中,通过在教委工作的校友陈家才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人事部的博士后流动站管委会(全称是“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还有个微调的机会。听到邓校长介绍的信息,我们眼前一亮,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前途充满希望!

陈家才,数学系毕业生,邓校长的学生,30多岁,中等身材,白净的脸庞上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自华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教委工作至今;以前来教委办事我也曾见过几次。当晚,邓校长在我们住处约见了陈家才,要他进一步了解关键工作人员,从中牵线使我们能与之见面。陈的工作与留学生司经费管理工作有关,曾与人事部的李处长在一起开过会,谈过博士后流动站管委会、经费管理等话题,隐隐约约知道有“微调”之事。陈果然不负重托,第天上班后,电话联系上了人事部的庄司长及其手下的李处长,约定下午拜访他们。

次日下午2点多钟,陈陪同我们一行“打的”来到人事部,拜见了庄司长和李处长。邓校长说明来意后,庄司长表示理解支持,并叫李处长与我们详谈此事,当即我就感到事情“有门”。李处长与我们详谈了近2小时,归纳其要点是:“人事部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受理其他部委办的申报”,“管委会由国务院人事、科技、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有关地区的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负责对全国博士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协调”,“管委会办公室设在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全国博士后工作具体业务及日常管理”,“微调事宜由博士后流动站管委会具体负责”,“微调结果由人事部博士后流动站管委会发文通知,效果一样”,“因工作关系与管委会办公室的领导熟悉”等等。

李处长与陈家才相识,年龄相当,为人处事稳重、平和,谈话气氛融洽,对我们友好、尊重,简直就像是在“为我们谋划”一般。

快睡觉时,陈家才来电话说:他回家后与李处长通了电话,说是经跟管委会办公室王副主任电话联系过了——有华中师大的校长来访,要我们抓紧时机。陈的电话,增强了我们的信心,邓校长立刻与我商量了明天去管委会办公室见面、汇报的事项。

●邓校长向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汇报

北京秋天的早晨感觉真好——天高云淡,清新凉爽。

下午,邓校长和我们一起“打的”直奔学院路,沿途走走停停花了近两个小时。我们来到博士后流动站管委会办公室,找到王副主任,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

王副主任,50岁出头,身材魁梧,着深色西服,京腔浓厚,谈吐爽快。他听了邓校长的汇报后表示理解我们的来意,谈话进行了近一个小时。他的谈话要点是:管委会确有微调的权力,但须根据国家对学科专业人才的需要和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布局的需要,看各部委报来材料的数量,以及申报单位相应的学科专业及管理水平,决定是否纳入微调。进行微调时,不再召开各学科组专家委员会,而由管委会投票后征求学科专家组组长的意见即可确定。微调数量要严格控制。他列举了以往几次微调有上了的,也有未能上的具体情况。同时,他还对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博士后流动站“突破零”的目标表示了支持和理解。

谈话结束后,他与邓校长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

对上面的情况了解得如此清楚,我们感觉前途充满希望。此时的我们满心欢喜,似乎有万里长征只差最后一步的感觉——胜利在望!

现在的问题是,要回过头来做国家教委方面的工作了。

●王忠烈表态——华中师大“排在第一位”

上午,邓校长有其他事,临走前要我打听“学位办”主任王忠烈是否在教委。于是,我得空来到研究生司招生处会见了胡处长,请教了几个工作中的问题。之后,我到学位办的一处和二处,看望了几位处长和工作人员,也谈了我校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点”方面的工作事宜。经打听得知王主任没外出,应该在他的办公室。因为与他们工作交往较多,关系相当融洽,快下班前,我诚恳地邀请他们一起到外面就近的餐馆吃了工作午餐。

下午,邓校长带我们来到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司长兼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王忠列教授(印象是北航的)的办公室。

王主任,中等个儿,微胖,头发花白,年龄、级别与邓相当,并与邓相识。邓校长说明来意后,王主任表态“非常支持我们的想法”。他说,这次评审新的博士后流动站,我们高校落选的不少,包括“开轩同志”(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关心和支持的西北大学。现在你们了解到有可能“微调”,我们当然愿意打报告,向人事部选报若干学校的申报材料。商谈了一会,王主任起身准备马上起草报告。一旁的我此时冒昧地插了一句“关键”的话:“王主任,邓校长和我们为此事专程来京摸情况、找关系,请求你在报告中能将我校排在第一位。”邓校长以赞赏的眼光看了我一眼,没想到王主任以肯定的语气说“那是当然!”。大约半个小时,王主任起草的报告立马被打印出来。我探头一看,排在第一个的果然是“华中师范大学”!离开时,我们由衷地向王主任表示感谢。

在回“小白楼”的路上,邓校长高兴地说:“这回如果能成功,研究生处算是为学校立了一大功!”

●微调结果——“花落华师”

回到华师,我们各自又投入了本职岗位的日常工作。每当遇到物理学系、粒子所的老师们以及科研处的同志们问起此事来,我只能说:邓校长带队,可说是“千方百计”地尽了我们的最大努力!博士后流动站能否“突破零”,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我心想,对上面的工作已经做到了那种地步,再不批准也就是不能批准,那么“突破零”也就无望了!

大约过了个把月,也就是1994年10月或11间,从学校得知,博士后流动被批准——终于“花落华师”了!

我心里清楚,这是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委会“微调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决战1994”终于以“突破零”取得了圆满成功!

4.博士后流动站“零的突破”意义非凡

●博士后流动站是衡量学校实力最重的砝码

前述的某师大研究生处长的“访问”令我们无比尴尬,是因为人家触动了我们的“痛处”;这不是个人荣辱的问题,而是事关学校“里子和面子”的问题。因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期,衡量高等院校实力水准的标志,是博士点、硕士点的多少、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和数量,获奖成果的档次和数量,而博士后流动站是其中最重的砝码。说到“里子”,是因为办大学务求学校的水平高、实力强、名气大学科专业发展快、实力强,拥有数量较多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这样的学校“里子”厚实。说到“面子”,人家省属院校都拥有博士后流动站,我们虽然是直属国家教委的大学但还是个“零”,显然就没“面子”。对此,每个思维正常、有“华师意识”的人,相信都会有同感。

奋斗在对“突破零”如此敏感岗位的研究生处、科研处,我们其实早就有所思考,邓校长也曾提过,但我那时的工作兴奋点是大力促进学科建设争取更多博士点,是做“里子”层面的工作,那是办好大学的根本大计!至于“面子”上的事,确实考虑得少些,因为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毕竟不多。如今有了博士后流动站,还真得“感谢感谢”某师大研究生处长的那次“访问”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古语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认为,此语不全对!不是还有句“事在人为”吗?在专家投票我校博士后流动站“名落深山”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审时度势,精心谋划,四处发力,紧追不舍,终于“起死回生”而“花落华师”,这不就是对“事在人为”的最好注脚吗?在竞争激烈的年代,不能“四处发力,紧追不舍”就是“坐以待毙”!要想办成事,就是要下功夫,花气力,坚持不懈;因为“胜利往往来自最后一下的坚持之中!”因此似乎也可以说,“审时度势”就是要分析形势,知己知彼,科学决策,精心谋划。谋事在人,成事亦然,上下一心,其“力”断金!当然,“明知不可而为之”不在此列,那是愚蠢的!

●学校错失“211”,学科补上“211”

“211”是国家“211工程”的简称。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人们将其中的“211工程”概括为:面向21世纪,国家投资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国家教委宣称,将对全国部分高校进行评估以确定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名单;其中省属高校占1/3,其他部属高校占1/3,国家教委所属的36所高校占1/3。全国有条件的高校,都睁大眼睛盯着中央在“九五期间”实施的“211工程”,力图进入“211工程“学校行列,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

我校在委属6所师范大学居中,进入“211工程”的希望很大,但确实也有风险。早在1992年冬,邓校长风闻上面精神时就曾召集研究生处、科研处、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开了小专题会,说连中南财经大学都成立了“211工程”办公室,我们相关处室应拿出对策。此时的研究生处一直在为上博士点、学科建设积极努力,1993年获批“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和若干个硕士点,1995年又新增了2.5个博士点(教育学原理、现代汉语博士点,和南京大学共享文艺学博士点)以及若干个硕士点,那是后话);而上述博士后流动站“突破零”的工作,就是为我校逼近“211工程”攻克难关,创造条件。

1995年秋,王庆生校长参加了东北师大进入“211”的评估会后,特地带回材料,召集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人事处等处处长和即将进入校领导班子的蔡勖、路刚一起共商我校进“211 ”的对策。但是不久,学校决定中层干部在岗8年以上者校内流动,因此不少正副处长换了岗位。我到出版社任副总编辑,科研处梁处长接替我任研究生处长 。1996年3月初,我带梁处长到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国务院学位办等部门“接关系”时,从李丹阳处长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红头《通知》。快速浏览该《通知》后,我大吃一惊!原来,那是教委安排对最后一批拟进“211”高校评估事宜的通知,高校名单中根本就没有我校!回到学校后,我立刻向校长汇报了此事,当即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事后得悉,学校党委书记和一名新任的副校长在国家教委上下忙乎了半个月,最后无功而返。原以为我校进国家“211工程”只是“迟早的问题”,现在“功亏一篑”!而正式成为国家“211工程”学校则是2006年,晚了东北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整整10年!

每当忆及此事,难免心有余痛!不过,使我稍感安慰的是,博士后流动站突破“零”后的1999年,我校唯一的博士后流动站所在的理论物理学科,经教育部批准按“211工程”重点学科要求立项建设;华中师大总算在上世纪末与举世瞩目的“211工程”挨上边挂上钩了!
 

                          (2016年11月8日  于  桂子山)




01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uashigushi@163.com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403
联系人:马老师 027-6786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