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深情地挚爱着的桂子山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校医院主任医师 何芳珍 发布时间:2016-11-01

导语
桂子山的可爱之处太多太多,许多美好的人、物、事,尤其是令人击节赞叹的教学、科研成果,无不让华师人情系桂子山。

1956年秋,我们湖北省沙市中学的团委书记、曾经和我同班、同座位的同学张长清被华中师范学院录取,我才知道了武昌有座美丽的桂子山,我对桂子山就产生一种莫名的向往和思念,也许是“爱屋及乌”吧,因为张长清是我仰慕的、喜欢的优秀同学。后来我俩结婚了。1978年,我到校医院内科任职,身临其境,桂子山的花草树木、道路、南湖的水,尤其是桂子山的人,无不让我深切的爱。他们令人感动、敬佩、爱慕的言行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扎根在我的心田,即使时光流逝,也不会淡忘。以下撷取有代表性的与大家分享。

首先,最可爱的是桂子山的人。都说华师是个小社会,我认为这个小社会的各种人,都非常可爱。

一个普遍的特点是文明、礼貌。每天看见来校医院就诊者,不论领导、老师、学生、员工都自觉遵守秩序,看完病说“谢谢”。

令我难忘是章开沅校长发生严重的高血压脑病,还排队候诊。有一个下午近下班时间,我看完一位患者,打算叫下一位,抬头看见章开沅校长(已退休)满面通红、表情痛苦坐在候诊椅上,他前面有约七、八个人,估计轮到他已到下班时间了,同时考虑它有高血压病,其状况可能血压很高,或许是高血压脑病(属于高血压危象),不及时处理,可能有致死、致残的严重后果,于是,我向其前面的候诊者说明原因,提前给章校长检查,果然如我所料,血压高达236/120毫米汞柱,问之头痛剧烈,我立即让他留院观察,作紧急静脉降血压、解除脑血管痉挛、镇静等处理,向夜班医师交好班,通知了家属后才回家。虽然回家晚了,一路上却感到快慰,因为我通过“望诊”,及时发现、处理了一位高血压重症,更主要的是我感受到了章校长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纪律的人格魅力。

我接触过的退休老领导、老教授,觉得他们个个可敬、可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负责每月给60岁以上的老教授及校领导到家检查身体、作健康咨询、保健指导,我感到他们都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老教授仍然勤于笔耕,老有所为。以下是经常在我的脑海“放映”的画面。

我记得住在昙华林的李休睦、石声淮、杨潜斋、程熹如等教授,家里满目皆书,每次到家,看见他们总是在看书或书写,程教授对我说:你一定要帮助我保持健康,活到看见香港回归,台湾回归。遗憾他香港回归也没有看到,但爱国之情深深地感染着、教育着我。

住在桂子山的张舜徽、杨学荣、杨约翰、王瑞明 、肖宗六、周显、许祖珉、  李宗池等教授也是如此,张教授每天凌晨3、4点起床,工作约3个多小时,然后到食堂买早点,他利用买早点作为休息及体力活动,当问及他为什么著作多,而且用手写出一部巨著时,他说,我每天比一般人要多几乎半天的工作时间。离世前不久,他回湖南老家,捐了很多书,回校不久,他平静地走了,那天清晨我接到电话,到他家看见他平静、安详地躺在床上,呼吸、心跳停止,已用不着动手抢救。感慨他老人家,一生奉献多多,走也不花国家一分钱的抢救费、不麻烦人。

王瑞明教授退休后不断著书立说,他说,我要“鞠躬尽瘁死而不已,不已就是写下文章,留给后人。

副院长伍承先,郭抵每次到他们家热情接待,泡茶,有时还拿出点心,走时送出门,伍院长捐款美化校园。他有一次突发心肌梗塞,我护送他到医院抢救成功,这是医生的分内工作,他俩老却谢谢连声。  

1985年学校组织离休干部游览四川名胜,我陪同负责保健,在游览乐山大佛的清晨,我给每位人员体检,发现副院长郭抵、王经都有较重的心律失常,我建议带队的将两位留在驻地,我也留下对两位观察、治疗,但他俩坚持让我陪大多数人观赏乐山大佛,说一要顾及多数人,二可以使我不错过观赏乐山大佛的机会,三他们备有药物,两种意见僵持之际,王经同志已率先出发,我只好追赶上去,扶他攀援曲折、狭小的阶梯,我和王副校长的老伴朱老师,共同坐在大佛的脚母趾上合影,留下美好、幸福的记忆。

于江书记慢性病多,非常关心下一代,每年给华师幼兒园捐款。他说他活不过七十岁,我和他打赌,说只要他按照医生要求,认真防治疾病,保证他活过七十岁,到时谁输谁请客。记得我住在北区时,一天,正当我刚准备吃晚饭时,有人敲门,于书记进来了,他拿出一摞百元钞票说,我满七十岁了,我请客,我婉言谢绝。他看见我桌上的红烧蹄髈,说是他最爱的一道菜,经我们再三诚恳邀请,他和我们共进晚餐。多么遵守承诺、诚信、随和可亲的老人哦!

王云 杰书记,离休老干部,更是没有“官架子”,经常耐心地教我们打门球的技艺。

在职的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也是有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给人们增添正能量,增强对桂子山的热爱。兹举数例,以见一斑。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每当我春节初一值班门诊,有一大群校领导来给我们“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员“拜年”、嘘寒问暖、亲切慰问。

副校长王秋来,管理学校人事工作、自身的教学、科研、家务,事事勤快,我印象较深的是,他住在西区汽车队北边的一栋楼房的顶楼,其妻周老师多病,我每次出诊到他家,都是看见他在厨房忙碌,有时赤膊上阵,他和我同年出生,还和我一个普通医师攀“老庚”,他研究大屏幕电视也是有成效的,多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努力作为的领导啊!

孙启标是一位数学领域有成就的教授,不仅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得卓有成效,通过平时他陪他的大儿子看病、尤其是1985年他带领我们招生,我感受到他不论是担任教务处长、还是副校长,都是尽职尽责,敢于担当,刚正不阿,还十分体恤下情,了解到校医院窗户坏了,没有取暖设备,迅速拨款解决。他主动放弃搬迁新楼房,真是谦让、爱民的好干部。

离休干部魏永苏在担任房产科长时,我因调入华师不久,我们一家四口住在学生洗澡堂,暑假调住房,我们期望能搬到新或老36家,他却说,按你们的条件可分配到苗圃新建的两室一厅,只是只有6楼,你们愿意要吗?当时张长清到外地招生去了,我喜出望外,由衷感谢魏科长公平、公正、不“欺生”的优良作风。

尹其光是化学教授,担任副校长分管后勤,这是很繁琐的工作,他深入、细致,了解民情,为全校师生、员工解决住房等各项生活问题,这样的对群众生活关心备至,敢为民做主的好干部,自然受到爱戴。

汪文汉教授,我记得他先后担任校办主任、副校长,他总是笑容满面地热情待人,丝毫没有“门难进,脸难看”,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担任校办主任时,不论白天、黑夜,我在给学生治病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校办帮助时,他总是很快到校医院;每次遇见我都要说,“代问张长清同志好”。如此礼贤下士,认真负责的干部,叫人如何不敬爱!

邓宗琦副校长分管科研,经常听张长清说他如何认真、负责地抓科研工作,而我的体会是他从不搞特殊化,严格要求自己。他患甲型肝炎,我们校医院送他到外院确诊后,按他要求回校医院治疗;他患支气管肺炎,开始高烧在校医院观察,几天不退烧,主管医生提出转院,他坚持就住校医院。一天我去查房给他听肺部啰音情况,路钢副校长在照顾他,我将路副校长当成他的儿子,指点路副校长作这、作那,这一对校领导,一对师生,确实又像一家人,领导之间的和谐、亲密,领导的朴实,令人赞赏、钦佩。

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教育系的王道俊教授,是教学、系主任“双肩挑”,白天工作忙得无时间看病,一天晚上七点左右,他等他前面的七、八个人看完后,坐在我旁边说,请你给我量血压。高血压是慢性病,晚上只看急诊,我心生不满,但我忍住“气”给测了血压,不仅血压高,我还听出严重心律失常,顿时,我的“气”全消了,没有了不满,还庆幸“得亏来了”,我将他留下观察,并嘱咐他休息,给他开了3天休息证明,他苦笑说,我不能休息,我说,我给你们系主任打电话,让系主任调课,他说,系主任就是我,此时此刻,我对王教授的敬佩油然而生,一再嘱咐他要经常检查,坚持用药。

华师的书记、校领导,急群众之所急,认真负责及时办事,令我常怀感激之情。永不忘怀的一件事是:2000年十月,张长清参加迎接同学毕业四十周年回华师聚会,由于过分兴奋、激动,突发心肌梗塞住院抢救,医院要求预交十万元,我向晏章万书记求救,他好言安慰我,并表示要抽空看望,尽快解决,次日我儿子到财务处取支票,晏书记已在音乐学院写的申请单签字,迅速顺利解决。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既然华师的领导、教师能够处处为人师表,忠诚、博雅、朴实、刚毅,学生应该不逊色。我的感受是:桂子山的学生,勤奋、好学,富有感恩意识,有礼貌、守纪律,我为桂子山培育出许多优质的桃李而万分欣慰、自豪,更由衷的热爱他们。

就我熟悉的历史文化学院来讲,我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邹时炎、周宏宇、马敏、刘伟、朱英邓鸿光等许多学子,学术杰出、关心并身体力行为华师教育、全国教育、农村教育出力、出钱的事迹。

华师人,到全国各地办事,都可以遇到校友给予热情接待及工作支持,比如2014年10月15~16,中国(湖北)“敬老文化论坛”大会,在湖北工程学院高大、美丽的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我因是获奖作者,参加了该会。15号欢迎晚宴上,当我和陈吉昆、匡晋文两位教授介绍我们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代表时,湖北工程学院副校长、孝感市宣传部长、武汉大学的一位美女博士(他的丈夫是华师学生)、以及许多未记清楚姓名、单位的先生、女士,纷纷给我们敬酒,各自介绍是华师的学生,后来到会的代表领取论文集,我要求同时带回论文集给华师其他获奖作者(一般未到会的人没有论文集),那位工作人员是华师文学院毕业生,他想法解决了。这些使我们作为华师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深感桃李满天下的幸福,华师学子的可爱!

张长清退休后在民办大学任职,每年他到各地招生,都能招到较多学生,这得益于很多地、市、县的中学的校长,是华师的学生之故,他们对母校来的人,特别照顾、热情。

华师的学生,特富有感恩意识,实例不胜枚举,例如文学院82级学生熊焰,因病可能休学,我与其学院领导联系,让她在学校边学习、边治疗,我系统给予治疗、随访,病好了,得以按时完成本科及硕士学业。这本来是医师的职责,她却几十年恋恋不忘,在2012年她回母校参加毕业30周年活动,费很多周转,寻访到我家登门道谢,并让我分享了她事业有成、女儿在美国深造的喜悦。她同年级的同学方尤瑜 ,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外国语学院,不久,给我寄来她的相片及感谢我给她治好病,使她能按时毕业的感谢信,及亲切、热情的问候 ,直到现在每逢节日,她都通过QQ邮箱向我问好。

桂子山的工人,勤勉、质朴、任劳任怨,通过他们辛勤的 劳动,使校园清洁、美丽,一年四季 鸟语花香,使桂子山名副其实: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月桂无私地奉献芳香和阴凉,种类繁多的菊花,姹紫嫣红,每年为华师参加武汉市、洪山区 的菊花展览夺得桂冠 。园林科姚水印老花工,为华师的美化终年挥洒汗水和智慧,使校园奇花异草满佈,绿树成荫,谭师傅在华师建成了美丽的牡丹园,吸引校外参观者无数,成为华师的美景和骄傲。修缮科、水电科的工人,随请随到,及时解决师生员工的需求。桂子山的人的确很幸福!这种幸福是工人的辛劳换来的。

每当我踏上校园北门通向西区的大路,心中不自觉产生一种自豪感,因为它最早由包括张长清在内的56级学生开辟、修建;每每看见校园整齐的绿色篱笆,觉得分外美丽、可爱,生怕损害它们,说不定那颗就是56级学生种植的呢。

我非常喜欢女生小合唱《南湖秋月》,这不仅是因为它为华师捧回银奖,因为它幽美、悦耳动听,更因为提到南湖,就使我想到南湖曾经提供给我们鲜美的活鱼、新鲜可口的蔬菜、香甜的红薯、以及劳动锻炼的机会,让我憧憬南湖秋月的美丽景色,勾引我产生许多美好的回忆。

啊!桂子山的可爱之处太多太多,我 这支笨拙的笔难以表述其万一,许多美好的人、物、事,尤其是令人击节赞叹的教学、科研成果,无不让华师人,让盼望进入华师学习的人,个个情系桂子山。

何芳珍,老教授协会,华中师范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湖北省老年学学会老年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校医院主任医师。

01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huashigushi@163.com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行政楼403
联系人:马老师 027-67868014